这部动画终结宫崎骏的半生纠结,《幽灵公主》上映20周年纪念。
时间:2017-07-14 人气:...

这部动画终结宫崎骏的半生纠结,《幽灵公主》上映20周年纪念。

20年前,《幽灵公主》公映,1.48亿美元的日本票房刷新纪录;它也是第一部获得“岛国奥斯卡” 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的动画电影,故事和美术影响了《阿凡达》、《金刚:骷髅岛》等影片。

一个被怨念诅咒的孤胆少年遇到一朵被犬神养大的带刺玫瑰,几路人马共同演绎了一部人神交战、悲壮苍茫的奇幻史诗-这就是让宫崎骏声名大噪,引发了1997年岛国票房地震的《幽灵公主》。

飞鸟与珊的乱世传奇,人类与自然的厮杀博弈,久石让那荡气回肠的配乐,勇敢活下去的经典台词都成为了宫崎骏影迷难以磨灭的影像记忆。而《幽灵公主》作为宫崎骏艺术生涯的分水岭,也承载了宫老对于人与自然,生命与死亡,工业与生态的终极思考。

20年前,宫崎骏的《幽灵公主》与公众见面。20年后,我们不妨跟随那漫山遍野的摇头木灵,重返那片由麒麟兽守护的奇幻森林,在重温那段纯美的少年奇缘的同时,感受宫崎骏美学历久弥新的影像魅力。

世间无乐土,勇敢活下去:

世有公认,宫崎骏的作品是全年龄向的。龙猫、白龙、红猪罗森,宫老笔下鲜活的动漫形象深入人心,主人公也大多是单纯淳朴的少女:千寻、娜乌西卡、魔女琪琪等等经典形象都有着完整的成长转折与感人的自我觉醒,再加上奇幻浪漫的画风配乐,小人物拯救苍生的英雄史诗,宫老的作品不仅是想象力与脑洞齐飞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段用爱感化世人的心路历程。普世价值和乐观精神,是宫老享誉全球的原因所在。

然而,1997年《幽灵公主》的出现却让众多吉卜力影迷大跌眼镜,一向人畜无害的宫崎骏电影里竟然出现了断肢,斩首,坦胸露乳等“重口味”画面,而影片复杂写实化的人物塑造更是超越了商业类型片的非黑即白。最重要的是,宫崎骏在《幽灵公主》中忘了“初心”,不再将大自然视为崇高圣洁的象征。

回望1984年的《风之谷》,娜乌西卡用生命的代价,平衡了腐海与人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类愚蠢而贪婪,王虫庄严而高贵,宫崎骏对于自然的歌颂和对人类的反思,几乎达到了二元对立的地步。但到了1997年的《幽灵公主》,人与自然的界限已经不再明晰,山神有了人类的劣根,人类的恶行也有着历史合理性,正因为黑暗与光明共存,片中的人物和故事才需要我们反复推敲。

飞鸟(阿席达卡):这是宫老作品中为数不多的男性主角,却继承了“宫女郎“一贯的救世形象,他理性,睿智,博爱,骁勇善战,颜值更是加分项。然而他却背负了本不该承受的死亡诅咒。

在宫老看来,这种好人不长命的荒谬正是人类世界的常态。同时,受到约翰福特西部片的影响,宫老将飞鸟塑造成了一个与环境高度对立的孤胆英雄,并将他放逐到冲突斗争的中心,任由时代的车轮无情碾压。不管是人类还是兽神都不待见这个拉架的程咬金,就连吃瓜武士见到他也是先放箭再问话。

没有人对他的行动报以期待,即便力挽狂澜拯救苍生,也没人对他说过一句谢谢,英雄人设的飞鸟在片中俨然沦为了“卑鄙的外乡人”。

既然城里套路这么深,少侠为何不回农村呢?在《幽灵公主》的幕后访谈中,宫老给出了解释:“自从飞鸟剪下发髻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被虾夷族驱逐了。”某种意义上说,《幽灵公主》中的飞鸟和珊和娜乌西卡,魔女琪琪、少女希达一样,都是不被时局接受的 “无根者”, 而宫崎骏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二战的阴霾,父辈的血债夺走了他的童年,成人后投身共产主义事业,以日本为耻的宫老经常被右翼分子污蔑为“卖国贼”。

但宫崎骏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却始终如一,就像片中的飞鸟一样,即便人类愚蠢自大,即便兽神冥顽不化,双方的出发点也都是为了生存。飞鸟不能帮助兽神夺回森林让村民挨饿而死,更不能对村民屠杀兽神袖手旁观。而他能做的,只有在人类与自然的厮杀中奔走周旋,螳臂当车飞蛾扑火一般为双方送去和平的希望。

影片的最后,历史的洪流并没有因为飞鸟的感召而改向——人类和自然两败俱伤。这样的结局或许正是宫老一直期盼的。63岁的宫老曾半开玩笑的说:“我希望再活30年。我想看到东京被大海淹没,NTV(日本电视公司)的电视塔成为孤岛。

我想看到曼哈顿成为水下之城……我对这一切感到兴奋,因为金钱和欲望,所有这一切会走向崩溃,绿色的杂草将接管世界。”生命不息,斗争不止,天灾人祸,因果循环,尽管历史的洪流无力改变,尽管人类的扩张仍是常态,但面对来之不易的新秩序,我们却得以重拾希望,勇敢地活下去。

珊(幽灵公主):和飞鸟一样,幽灵公主珊在片中也经历着自我,身份,立场的矛盾。一方面,她是狼神养大的“半兽人”,领地意识、攻击欲望等兽性改造压制了人性情感,无从选择地站在了人类的对立面。另一方面,她又因为人类血统不被其他兽神认可。从本质上来讲,珊和飞鸟都被无法释放的自我矛盾煎熬着。飞鸟和珊之间亦敌亦友,相爱相杀的戏码,也是珊逐步实现自我觉醒的过程。尤其是珊在听到那句“你好美”后被撩的少女心扑通乱跳,小脸通红,小鹿乱撞的反应以及阻止猩猩吃人的举动,都将珊身为人类女性对美的本能追求,以及骨子里流淌的母性特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直到影片结束,珊依旧没有完全放下仇恨,但对待人类的态度已不再是你死我活,人物与主题一以贯之地多元立体,极富现实色彩。就好像人与自然的矛盾虽然不可调和,工业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对立仍将循环,但不管多么痛苦,我们依旧可以选择珍惜当下,勇敢的活下去。

幻姬(黑帽大人):成长于昭和时代的工业浪潮,投身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事业,坚持动画原教旨主义的宫崎骏对工业背景下诞生的娱乐产品嗤之以鼻,厌恶资本全球化带来的信仰坍塌。

他将这股情绪通通发泄在了画布上《风之谷》中的库夏娜公主(漫画中并非反派),《天空之城》中的罗穆斯卡,都仗着重工业文明船坚炮利,强取豪夺完成资本积累,他们已经失去对自然的敬畏,是人类贪欲的代表。此时的宫崎骏正处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蜜月期”,愤世嫉俗也是他表达“工业末世论”的直接途径。

到了1997年的《幽灵公主》,宫老依旧将人类设定为侵略的一方,但在塑造关键“反派”角色“幻姬”艾柏西大人时,宫老却没有将她类型化为纯粹的恶人。在片中,幻姬砍伐森林,改良火枪,屠杀野兽,但她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维持炼铁城百姓的生存需求,就连串通皇帝间谍弑杀麒麟兽,也是为了得到朝廷势力的庇护。

身为宫老理想化的“女性改革者”,幻姬还接纳了麻风病人,失足女性等社会弱势群体(皆为幕后访谈补充,宫老曾探访国立麻风病疗养所,并为村中的女性构想了一个贫苦出身)。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兼济天下的“大善人”,却是飞鸟死亡诅咒的痛苦之源。 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想必每一个观众也都感同身受。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相当点题—当飞鸟问起炼铁城的女工们工作是否辛苦,女工们都说“不辛苦!“飞鸟愣住了,只说了一句:“这样啊。”据宫老解释:“飞鸟此举意在体察民情,如果女工们说辛苦,观众自然也会将炼铁厂视为一座血汗工厂。”这样一来,全片变成正邪对抗很容易产生观影快感。但如果说不辛苦,就足以见得幻姬大人深得民心,观众便会陷入到又爱又恨的纠结矛盾中。

这种矛盾与纠结不仅体现在对待角色的情感立场,放大到整个影片来看,一方是民风淳朴,母仪天下,鳏寡孤独残人尽其力的大同社会。一方是树影婆娑,生意盎然,未被工业污染的“照叶树林”,这两座宫崎骏穷极一生追寻的乌托邦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有着产生冲突的合理性。问题来了,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山神(麒麟兽为代表):1984年宫老来华却被国产动画愈发浓烈的铜臭味熏走。19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共产主义理想在现实中塌陷,泡沫经济使日本政府在全球趾高气扬,这些都加剧了宫崎骏对现实的失望。

一向将共产主义理想寄托于大自然的宫老,开始对他幻想中不染尘俗中的“照叶树林”(源自植物学家中尾佐助对居住在照叶树林带的日本原住民“绳文人”文化的研究,宫崎骏认为自己是“绳文人后裔”,而不是“大和民族”祖先“弥生人”的后裔)产生了质疑。而这种质疑的结果,不仅体现在为幻姬这样的人类反派赋予正面形象,宫崎骏一往情深的自然女神也有了世俗阴暗的一面。

在《幽灵公主》中,人与自然的界限已经不再明晰,山神能够与人沟通,他们的行为举止也更像人类,傲娇,迂腐,守旧,内讧,冥顽不化,各立山头自取灭亡,神族的血统也净化不了滔天的怨念。面对人类的长枪短炮,野猪大军却只会堵枪眼以死明志。就连身为至高神明的麒麟兽也是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化身,甚至能被人类轻而易举射爆。

自然势力不再具有超脱世俗的灵性与神性,不再拥有遗世独立的高贵血统,相反变得更加世俗化。戏外,在美轮明宏为莫娜配音时,宫老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你就当莫娜和乙事主曾是对恋人,两人大概100年前分手了,那时候乙事主还是头魁梧的野猪,如今老眼昏花连话都不会说了。“可见,所谓的山神不过是披着兽皮的人罢了。

“自然是很残忍的,会否定文化或文明,别以为努力环保就行了,很有可能会结果完全相反。”从这段宫老对《幽灵公主》的总结中不难看出,宫崎骏曾经一边倒的自然观已经趋于中立,这种转变始于上文提到的东欧剧变——91年苏联解体后,倍受打击的宫老用一部《红猪》了却了飞行情结与共产理想。

紧接着就重启了《风之谷》漫画的连载。之后的故事相比起同名动画只能用悲观厌世来形容,原来王虫与腐海中的生态圈都是人造的,净化过的极乐世界肉体无法到达,而娜乌西卡和其他未来人类也只能在污染的环境中挣扎求生...这一设定无疑彻底否定了娜乌西卡的努力,也粉碎了世界和平的希望。

当然,宫老最终也迈过了这道心坎,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不等于对人类的厌恶。于是,天空之城开始接地气,照叶树林变的世俗化,人性与神性共生,污浊与纯净并存,凡事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无论是于1994完结的《风之谷》漫画,还是这部1997年的《幽灵公主》,最后都有一个悲喜交加的结局,都留下了“世间无乐土,勇敢活下去”的前进方向。这或许是宫崎骏对人与自然的母题上下求索纠结半生后,以中庸之道换取内心宁静的一种写照。

难产珊公主,暴君宫崎骏:

其实早在1970年代末,《幽灵公主》的故事就已经有了雏形,宫崎骏想制作一部黑泽明风格的战国时代剧,主人公是一只怪物大山猫和城主的三公主(幽灵公主的名字“珊San“便是由此而来),还启发了另一部讲述空中城堡的《战国魔城》。

那时的宫崎骏还没有遇到伯乐德间康快,即便老伙计铃木敏夫非常支持老宫这个“大胆的想法“,但最终,《战国魔城》连同狗狗变狼人救主卫国的童话《洛夫》的企划一起被公司毙掉,《幽灵公主》也不了了之。

然而等到怪物大山猫都熬成了《龙猫》,悬浮的战国魔城化作了《天空之城》,《洛夫》的故事成为了《风之谷》的灵感来源。宫老才终于想起这部搁置了10年之久的《幽灵公主》,却因为点子用光了陷入创作瓶颈。

为了逃离创作压力,宫老和老伙计铃木敏夫接手了另一单生意,为“恰克与飞鸟“乐队制作了一支名为《On Your Mark》的动画MV,在完成这部后启示录风格,拥有双重结局,反思工业文明的科幻短片后,宫老决定将所有《幽灵公主》的设定推翻重来。

此时他想起了 1983年创作的短篇漫画《修拉之旅》,并将漫画中出现的麦高芬,游方僧,落难少女,骑鹿少侠,巨人神明等等元素进行重组和改编。同时他再次和老伙计铃木敏夫来到了屋久岛,一同前往的还有吉卜力的画师和摄影师,这里有日本最原始的照叶树,同样也是宫老在创作《风之谷》时汲取灵感与养分的地方。而如今的屋久岛上也有一片名为”幽灵公主森林“的原生林。

调整好创作心态,宫老终于在1995年7月正式投入到《幽灵公主》的制作中。为了给纠结半生的天人矛盾做一个了解,宫老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了礼崩乐坏,战火纷飞的室町时代(14世纪初到16世纪末),同时也是日本历史上生产力发展,生态平衡开始被破坏,记录着工业文明与自然净土的第一次对抗。

在宫老看来,火枪的出现正是人与自然力量平衡的转折点。火枪,室町时代,都是以追根溯源的历史切入点展现人类与自然无休无止,不可调和的矛盾。另外,宫老还参考了约翰福特西部片的类型特征,比如西部片中始终处于矛盾中心,象征工业与荒野的交集点,人员构成鱼龙混杂的荒漠小镇,在本片中成为了炼铁城的设定灵感之一。

在人物设计上,虾夷村民的服装设计参照了同为照叶树林带的不丹深山农民,村子的风俗类似于中国西南的瑶族。例如不能送远行的人出村,出村口后不能回头看等等习俗在影片中都有展现。

除了主题立意发人深省外,御用乐师久石让为《幽灵公主》制作的原声同样是全片精华所在。为了展现时代剧的史诗气质,久石让放弃了钟爱的钢琴乐,转而使用荡气回肠,悠扬婉转的管弦乐。尤其是片头飞鸟进城的桥段,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与天人合一的苍茫之感被管弦乐烘托到极致。直到影片结束,久石让标志性的钢琴乐才缓缓响起,配合米良美一的假声男高音,谱就了一出凄美动人的乱世绝唱。

14.4万张赛璐璐,宫崎骏亲自修改了8万张原画,时长133分钟,加入3D渲染和电脑成像技术,《幽灵公主》的成本高达 23.5亿日元。巨大的工作与回本压力加上新人进度太慢无法按时完工,导致“暴君“宫崎骏经常在工作室发飙:“身为职业动画师却画不好画,你们不觉得惭愧吗?“对新人失去耐心的宫老最终还是将任务分配给了老画师。

但即使这样,影片的绘制工作也是赶在上映前几个月才完成。然而,接下来的票房争霸,等待《幽灵公主》的却是好莱坞几大超级IP的围追堵截……

宫崎骏和铃木敏夫

屋久岛号称“人两万,鹿两万,猴两万”

《幽灵公主》服装设计参考不丹民族服装

《幽灵公主》手稿

票房大地震,征服美利坚:

虽说吉卜力动画在全球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力,但仔细去查票房战绩,一半都是“赔钱货”。尤其《幽灵公主》之前,吉卜力几大元老都是拍我想拍,淡泊名利的手艺人,尤其高畑勋压根没有商业头脑,大老板德间康快和宫崎骏一样都是共产主义者,平日里十分惯着手下的匠人,赔了钱也不心疼。

甚至在《幽灵公主》大赚一笔之后仍说“钞票就是没用废纸。“然而,面对《异形4》和《侏罗纪公园2》和《生死时速2》等好莱坞超级IP,再加上制作经费水涨船高,本就面临财务危机的吉卜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回本压力。为此,一向在宣发方面不上心的吉卜力元老们也不敢盲目乐观,不得不辗转于各种发布会、首映礼提高曝光度。

1997年7月12日,《幽灵公主》在日本公映,1.48亿美元的日本本土票房一举让本片成为当时日本影史票房冠军,直接把称霸本土票仓15年的《ET》拉下马。要知道在1997年之前,还没有一部日本动画能够达到50亿日元票房,《幽灵公主》的190亿日元直接将“小目标”的档次拔高了4倍。虽然生不逢时数月后便被席卷全球的《泰坦尼克号》超越,但1100万美元的海外票房标志着宫崎骏动画自从成为了全球IP,本土引发的票房地震更是奠定了宫老的宗师地位。时至2017年,《幽灵公主》1.59亿美元的票房位列影史第7,依旧是后人难以逾越的艺术与商业高度。

试想一下,如果由好莱坞电影人制作《幽灵公主》,我们很有可能看到类似《第九区》,《最后的武士》,《与狼共舞》等等以“异化“为主题的作品,商业类型片的正邪二元对立能让观众迅速情感倒戈,占领道德高地,在或浪漫或现实的戏剧高潮中获得观影快感。

这种快餐式的心灵震撼显然是宫崎骏最不屑于展现的。而当迪士尼曾提出要和德间集团合作,向北美发行《幽灵公主》但必须删减时,霸道总裁德间康快断然拒绝。其实早在1985年,《风之谷》的动画就曾被改编为《风之战士》在北美公映,片中“腐海”的净化作用以及娜乌西卡的身世被删除,片长也从原版的116分钟剪到95分钟,俨然又成了一部欧美观众喜闻乐见的 “异化“电影。有了前车之鉴,宫崎骏自然不会同意迪士尼的霸王条款。最终双方在1997年达成一份协议,迪士尼可以负责宫崎骏电影的北美发行,但没有创意掌控和商品化权,这也就意味着迪士尼既没法卖周边,也不能随意修改原片。甚至有传言说,当年宫崎骏给负责《幽灵公主》北美发行的哈维·韦恩斯坦寄了一把武士刀,刀刃上写着赤裸裸的一行字:“不得删减!”

《幽灵公主》在北美上映后还是吃了文化的亏,毕竟日本中世纪背景对美国佬来说太过陌生,上映八周票房只有229万美刀,迪士尼都开始后悔这单生意。但在诸多影迷和学者眼中,《幽灵公主》无疑是宫崎骏艺术造诣与人文深度的集大成之作。

本片的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2%,一向唱黑脸的MTC给出了76分,《芝加哥太阳时报》,《娱乐周刊》,《洛杉矶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折服于宫老精致细腻的绘画手艺,立体丰满的人物塑造,久石让婉转动人的原声配乐。“宫崎骏所表达的中立观点,实现了了严肃主题和戏剧情节的平衡。”“拥有秒杀迪士尼动画的艺术与人文高度。”等等褒奖不胜枚举。

奖项方面,《幽灵公主》是第一部获得“岛国奥斯卡” 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的动画电影。不过在1997年“日本旬报十佳”评选中,影片输给当年获得戛纳金棕榈奖今村昌平的《鳗鱼》,屈居第二。《幽灵公主》也曾代表日本电影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海选(很遗憾,没有被提名),宫崎骏还凭借本片获得了2000年的艾美奖提名。

影响《阿凡达》,冲击亚文化:

许多影迷认为《阿凡达》深受《幽灵公主》影响,毕竟詹姆斯·卡梅隆是宫崎骏头号死忠,而且两部影片都是讲述被神“选中“的人类主角深入原始族群,爱上敌方野玫瑰阻止人类暴行的故事。卡梅隆早前在日本宣传《阿凡达》时曾说影片的片尾就是在致敬《幽灵公主》。

另外,《降世神通》动画剧集的制片人Bryan Konietzko曾坦言该剧集从世界观设定,美术风格,娱乐要素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宫崎骏奇幻动画的影响,尤其《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是主创们永不枯竭的灵感来源。

最近一次致敬《幽灵公主》的电影是《金刚:骷髅岛》,该片导演乔丹·沃格-罗伯茨是位日漫死忠,更是亲口承认骷髅岛的地貌设计极大借鉴了《幽灵公主》中的原始森林。片中身形庞大,头上长角的“孤礁牛魔”便是麒麟兽的银幕变体。

此外,黄日华版《天龙八部》中还借用了《幽灵公主》的印象音乐。手残劝退流的小清新AVG游戏《奥日和黑暗森林》甚至是《塞尔达传说》都在美术风格与生物设定上参考了《幽灵公主》。《幽灵公主》在2013年还被改编成了真人舞台剧,这也是宫崎骏首次认可吉卜力电影的舞台化。

有趣的是,虽然人与自然一直是宫老电影的母题,但他并不希望观众将他的作品简单理解为环保大片,甚至听到有砖家说他是环保斗士就想骂街。宫崎骏在2009年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曾说:“我的环保就是吉卜力美术馆附近300米以内,其他的我就心有余力不足了。”

而当央视引进《幽灵公主》时却依旧将其视为一部环保大片,我们现在看到的诸多版本中,游方僧最后说出的那句“自然的力量我可见识到了“,其日文原意为:”真可惜,差一点就成功了。“前者是环保主旋律,强调意识形态的教化作用,后者是劣根性本恶,告诉我们天人矛盾是历史常态。那么,你被字幕组坑了吗?

《金刚:骷髅岛》剧照

《幽灵公主》舞台剧剧照

这句对白的日文原意是:“真可惜,差一点就成功了。”

惜别大自然,开启新征程:

从《幽灵公主》开始,宫崎骏有了许多转变——他不再聘请职业声优为主要角色赋予灵魂,他认为商业动画片的职业声优的表现太过夸张;他的创作不再预设结局,因为制作电影就像航海,充满惊险与悬念,这样的电影会更有意思。

他不再纠结于人与自然的冲突,之后的《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回归了童话寓言叙事,也终于在《悬崖上的金鱼姬》中和他“单恋”了半辈子的大自然分道扬镳。《幽灵公主》也因为以上原因成为了宫崎骏艺术人生中的分水岭。

在《幽灵公主》的结尾,万物复苏,百废待兴,旧时代消亡,新秩序诞生,飞鸟与珊望向重焕生机的原野,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此时的宫崎骏已不再是那个愤世嫉俗,以画笔为匕首替天行道的护林员,而是在片尾化身成为了不问世事的木灵,沉浸在这片难以割舍的心灵净土,这时的他知道,无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能做的,就是活下去,画下去。

《千与千寻》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推荐饭拍
更多推荐
© 高贝韩国女团饭拍秀   
Powered by Gaobei 5.0   粤ICP备2025389183号-3
Processed in ... second(s),... queries,Memory:...kb,Cache:On